(猛进新征途 建功新时代·大美边远地方)重走“抗美援朝榜首渡”:保家卫国精力永存<\/strong><\/p>\n\n  

  (猛进新征途 建功新时代·大美边远地方)重走“抗美援朝榜首渡”:保家卫国精力永存<\/strong><\/p>\n\n

  

  (猛进新征途 建功新时代·大美边远地方)重走“抗美援朝榜首渡”:保家卫国精力永存<\/strong><\/p>\n\n

  中新网<\/a>通化7月9日电 (谭伟旗 刘栋)整理好抗美援朝相关前史文字后,孙连华合上笔记本电脑,昂首眺望着远处的鸭绿江,开端构思接下来要和设计师对接的文创产品。<\/p>\n\n

  孙连华是吉林省集安市鸭绿江国门景区办理有限公司司理。近年来,依托赤色资源丰富的优势,集安市继续深化赤色工业交融共生,加速推动赤色旅行工业高质量展开,完成了“赤色教育+工业展开+全域旅行”的深度交融。<\/p>\n\n

  集安市坐落吉林省东南部,与朝鲜“一市三郡”隔江相望。1950年10月16日,中国公民志愿军第42军先头部队,率先从辑安(今集安)隐秘渡江,进入朝鲜。集安由此成为抗美援朝最早出征地,被称为“抗美援朝榜首渡”。<\/p>\n\n\n\n

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。 集安市委宣传部供图<\/div>\n\n

  抗美援朝战役期间,共有42万名志愿军兵士、17.2万担架队员在集安集结,从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及两边16道浮桥、水下桥奔赴战场,有不计其数节车厢军用物资运往朝鲜,一批批亟需回国救治的伤员从朝鲜运回国内。<\/p>\n\n

  2020年10月1日,鸭绿江国门景区正式敞开。孙连华介绍,景区使用地缘优势,充沛展现了抗美援朝精力。<\/p>\n\n

  从前协助志愿军兵士渡江的水下桥和浮桥现已随滚滚江水而去,可是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仍旧高耸耸峙。庄重的口岸国门与规整的铁路轨道旁,仍保留着飞机扫射留下弹孔的碉堡,走在桥上,桥头的碉堡上抗美援朝战役留下的痕迹模糊可辨。<\/p>\n\n

  孙连华说,这处集安闻名的赤色旅行景点,每年都会招引游客接连不断。“自2020年来到景区作业至今,每一次为赤色学习团解说时,感触都不相同。”<\/p>\n\n

  孙连华介绍,来这观赏的客人都更想知道一些前史细节。“跟着英豪事迹被解说员逐个叙述出来,人们都被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巨大精力深深震慑、感动。”<\/p>\n\n

  抗美援朝战役迸发后,辑安(今集安)公民积极响应国家召唤,倾全城之力援助战场,安排万人担架队在朝鲜战场上抢救出18.2万名伤员,很多“布衣英豪”修铁路、运物资、抬伤员、缝衣物、做干粮……使这儿成为这场巨大战役的重要后援地。<\/p>\n\n

  除了抗美援朝的前史遗址,集安还有很多东北抗联遗址,具有代表性的如抗联榜首路军总司令部建立大会遗址、榆林镇治安村“赤军洞”遗址、榆林镇治安村抗联军校遗址、老岭会议遗址、五女峰“碾盘会议”遗址等。<\/p>\n\n

  在近年来大力展开全域旅行工业的过程中,集安市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,要点打造提高10个精品现场教育点。集安市还将赤色旅行与杨靖宇干部学院建造进行了有用联接,已展开现场教育100余期,累计招待10000余人次。(完)<\/p>

\n<\/td><\/tr><\/tbody><\/table>